三山岛的历史概况
三山岛地处:东经120 16 45 12 17 55北纬31 1 25 31 2 30.居江浙两省交界,历为苏沪杭和锡沪杭及今后“申芜运河”之咽喉。故有:“吴王在道时,俗称三山门。”
吴县志云:昔(春秋时)有吴妃姐妹三人,各居一峰,殊有灵异。山人立祠祀之。从汉朝建乡制后,历为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管辖,称洞庭乡。晋称三山为蓬莱,晋王嘉撰《拾遗记》:“海中有三山,其形如壶。”明文渊阁大学士王熬撰《壑舟园记》云:“天会登斯阁也,如睹海上三山,灵奇满目,又如长房缩地,身入壶中而不自知其已仙也。”清朝《依绿园记》,徐乾学《记》、《道书》所称“洞天福地”也。
三山岛根据现有史料记载:清朝康熙年间,三山总有615户3012口,不包括厥泽两山。经过咸丰十年(公元1860年)的洗劫和解放前的兵荒马乱至建国初期,三山包括厥泽两山在内仅存152户,530余口,四十年来安定生息,至今已有275户,889口。
三山岛的全盛期:应分为:唐朝 咸通年间;明朝 嘉靖天启年间;清朝 乾隆、嘉庆年间和建国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。衰败期:应分为:北宋 微宗垂意,朱面取浙中花石,号“花石纲”年间;清朝 咸丰及慈禧建颐和园的采石和建国后的“大跃进”及“十年浩劫”。屡毁所有古树名木,古刹名寺,并采石毁山。
昔日三山:环山翠竹,古木万千,群鸟鸣翔,獐奔鱼跃,仙宫梵宇,鳞次栉比,瑶台琼阁,星罗棋布的入胜景象举目皆是,观瞻目前保存得相当完好的一部份明、清建筑,还可以让人们追忆一番三、五百年来历史风云的踪影。
TAG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