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莱仙境——三山岛
三山岛,又名小蓬莱,或称笔架山。距东山杨湾约9公里湖面,清代东山人吴庄有诗赞三山岛“长圻龙气接三山,泽厥绵延一望间。烟水洋中分聚落,居然蓬莱在人寰”。
一、 人间蓬莱
到三山岛,可在东山绕山环湖西行到陆巷码头,乘旅游快艇,辟水破浪,远山近水,湖光山色,令人心旷神怡。穿过九公里湖面,三山岛显露了她动人的倩影,三座山似笔架,果木茂盛,鸟声唧啾,山村人家,在水一方,安闲宁静,民风淳朴,宛若进入世外桃源。徜徉在这不足二平方公里的娇小而俏丽的小岛,不鹭掠过长空,湖水呢喃拍岸。村道古朴,山径蜿蜒,翠竹环山,松皇夹道,古木万千,岛屿虽小却有寺、庙、庵十座,仙宫梵宇,瑶台琼阁,鳞次栉比,是全国少有的佛、道圣地,如中峰寺、三峰寺、新南寺、关帝庙、清泉庵、兴复庵、观音庙、猛将庙、观音堂、吴妃祠等岛上自然景观绮丽,朝观旭日东升,暮望太湖晚照,夕阳沉湖,静夜皓月当空,湖面银光粼粼。雷雨来时,浓云低压,彤云翻滚,状如苍龙吸水。雨后初雾,万里晴空,彩虹飞挂。山中群鸟鸣奏飞翔,獐奔兽跃,山上四时花果,春天梅子,夏熟杨梅,秋季“马眼枣”,东有橘红橙黄,湖中鱼虾天天鲜美。岛上人说:山上有蟒蛇,但没有毒蛇,有獐兔,但没有黄鼠狼。探其究竟,还是一个谜?
二、 太湖奇石
太湖三奇石嶙刚历来闻名,早在宋时已经采取“花石纲”,清时建颐和园也曾采石毁山,园林里太湖石假山,素有“瘦、漏、透、奇、皱”著称,瘦有清瘪峻秀之丰采,漏有玲珑镂空之情趣,透有轻盈剔透之神态,奇有鬼斧神工之魅力,皱有古拙隽永之意境,历来有“三山之胜在于石”之说。
三山的象征——板壁峰,石削陡立,被誉为江苏省石景一绝,如一道天然屏障把守山峦;似一座大自然的水石盆景。巧夺天工;象一只苍劲巨手,拔地而起,直揽云天。画家亚明有诗赞《板壁峰》云:“吴越千戈史,此峰可作证。中华今统一,江南享太平。”看它那身上班驳的苔痕,山岩缝隙中伸枝招展的杂树野草,攀援而上的藤曼,都生生不息,百折不挠。它经历万年太湖水浪的荡涤,风霜雨雪,雷电交加的袭击,巍然屹立;它目睹人世的沧桑,历史风云的变幻。宁静致远,淡泊生存。沿着石阶下坡,来到太湖水畔,湖水叩石击岸,有节奏地拨弹着美妙的乐曲,清风徐来,花木飘香,鸟儿在岸边芦苇中栖息。黄莺、翠鸟、鸳鸯……水边陆地形成了迷人的鸟类自然保护公园。十二生肖石就在湖滨,神态各异,惟妙惟肖,牛饮水,羊跪蹲、马、猪、兔、鼠……栩栩如生。不远处,天穹的蛟龙,山中的猛虎,不期而遇,你争我斗,各不示弱,几千年不分胜负,勇威犹存。还有金鸡石,一高一低,朝向东方,昂首引颈,频频报晓,至今啼哑嗓音,却雄姿不减。十二生肖同聚会,或露岸边,或嬉水中,长鼻子大象混在其中,天公之造化,越说越象,越看越真,越想越神,象得百看不厌,真得浮想联翩,神得人民思接千年,视通万载。此外还有叠石似孤独老翁在云海沉思远盼,“痴汉等老婆”石景,香炉石,一石三足等。三山石有红有黑,有陨石燧石,玛瑙石等等千奇百怪。
三、 名胜古迹
三山古老,名胜古迹,神奇传说较多,我们在山里听到不少历史故事。如南峰有梳妆台——水葬台,乃春秋时期吴王阖闾,吴妃三姐妹各居一峰,小女胜玉,不愿远嫁鲁国,在此投湖葬身,唯有繁衍不息的芦苇,长相依伴,随风摇曳,沙沙之声,长叹不止。此处又称姑亭、琴台,故南峰又名“小姑山”。
蠡墅山:据传吴岳春秋战国时期,越王勾践生性多疑,只能患难,不能共享乐,灭吴以后,识时务的范蠡偕西施,出姑苏,从胥口泛舟太湖,隐居人烟稀至的三山小岛。清代张大纯《三山》诗云:“三山岚影泛波光,石屋烟鬟韶女装。莫是西施仙去后,芳魂犹在水云乡?”
在秦家祠堂,我们会见了宋龙阁直学士秦少游三十代孙。据说也就是苏东坡之妹——才女苏小妹的后代,所以三山秦姓人家特别多。范仲淹、王鏊的足迹也曾印上三山。
传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曾在叠石饮酒论天下,谈天说地,发现三山岛属龙凤型,有虎气,要出“真命天子”和三斗六升“芝麻官”,便命令手下将三山岛南北拦腰斩断,破坏了风水。
关公马脚印,在三山巨石上有一处象似马蹄所踏的脚印,据传为关云长炼马所踩之足印。还有一石,传说是“女娲补天”之遗物……
四、 三山文化
三山陈列馆还陈列着古文化遗址的化石,是从三山石灰溶洞里挖掘出来的石炭纪——二叠纪时期的出土文物,发现了古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,填补了我国旧石器分布的湖泊。
从出土的山洞里人的牙齿,新石器时代的石锛,石凿等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摇篮。说明万余年前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生产劳动,繁衍生息,解开了南方人种与北方人种不同特征的奥秘。还有从出土的一万五千年鬣狗的牙床牙齿,否定了太湖七千年的历史。
三山是古老的,也是新兴的,三山是美丽的更是意气风发的。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靠适人心意的社会变革,三山以更美丽的姿态向外部世界开放,三山是国家环太湖旅游风景名胜区之一,1986年3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TAG: